共青团

匠心独运 实践求真(五十五) | 服装学院非遗鲁锦志愿团

开展“传承非遗文化,铸就文化之盛”社会实践活动

为传承和发扬鲁锦技艺,促进地域文化的认同和自豪感,增强当地人民对本土文化的认知和热爱,提升地域文化的影响力,提高中华人民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责任感与自豪感,共同为传承中华优秀的非遗文化注入鲜活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服装学院 “非遗薪火 代代相传 ”中华文化传承团在任晴和任泽两位老师的指导下分别在济宁嘉祥县、菏泽鄄城县以及青岛即墨三地进行,旨在深入挖掘和学习这些珍贵的传统工艺。


1.山东省文化馆





团队首先在山东省文化馆参加中国鲁锦文化艺术展了解鲁锦的发展与现状。在展区中我们欣赏了各高校及手工作坊的鲁锦作品;讲解员还向我们详细地介绍了鲁锦的文化背景、发展脉络等。


2.菏泽市鄄城县鲁锦工艺品有限责任公司






团队来到菏泽市鄄城县,有幸采访到鄄城县鲁锦工艺品有限公司中国鲁锦馆馆长路维民先生。鲁锦不仅是种文化资源,也是一种文化产业。在新时代下市场内卷严重,鲁锦质量问题凸显。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路老师将机械化生产与传统手工制造同时进行,为鲁锦的市场扩大影响力和竞争力,为共同从事鲁锦行业的传承人们创造机遇,共同促进鲁锦的繁荣。路老师还期待着更多的年轻人能将头脑风暴、奇思妙想、创意设计放到到鲁锦之中,促进鲁锦的创新。与路老师的交谈我们受益匪浅,心中对坚守在非遗传承岗位的手艺人们更增添了敬意。走进制作车间里,国家级省级市级传承人刘爱玉老师也向我们讲解了传统鲁锦制作的流程。在这一刻,我们深刻理解了每一道工序背后所蕴含的匠心与传承,切身体会到非遗文化和传承的不易与艰辛。




3.济宁市嘉祥县春秋缘鲁锦博物馆

我们来到济宁嘉祥。团队有幸联系到嘉祥县春秋缘鲁锦文化馆的郝秋霞老师,她的传承观点是将鲁锦商业化,传统鲁锦手工艺进行创新,生成了许多现代化的鲁锦生产链条;以及开创母爱项目,教授宝妈鲁锦制作技艺,通过母爱衍生出婴儿产品,如床上四件套,服装服饰等。她的传承方式主要是中式服装、床上用品、鲁锦文创、鲁锦研学。在博物馆的服装工作室里,郝秋霞老师展示了以一字扣(造型源自仓颉造字)为基研发定制的扣子和玉石扣;在文创区,我们欣赏了零钱包,复古手提包,十二生肖系列笔袋,多功能布老虎(枕头+被子双用);穿过大厅的走廊,这里挂满了鲁锦研学的作品,其中包含色彩各异的荷包,草莓,番薯等各种现代化形象;在研学教室,所有的生产工具都按照生产线顺序排列得十分整齐。郝秋霞老师在大众化信息时代找到了全新的鲁锦发展道路,从郝老师这里我们认识了许多鲁锦衍生品,也产生了很多鲁锦发展的新思路。




4.济宁市嘉祥县仲山镇

团队在嘉祥县仲山镇拜访了国家级传承人赵芳云奶奶和高霞女士。我们参观了鲁锦纺织古楼,这是当地最先的鲁锦作坊,具有相当的文化传承意义。在这里,我们看到了许许多多不同的纺车,大多是赵芳云奶奶使用过或改装过的初始形态的纺布机。我们在家中对老师进行了采访,老师针对鲁锦现状提出了三点问题:

1.鲁锦属于小众商品,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太小;

2.鲁锦行业缺少年轻的生产力,鲁锦技艺无法传承和推广;

3.鲁锦产品无法通过现代科技发展,其在投入机械化生产后是鲁锦文化的衍生品,不体现文化价值和内涵,只体现商业价值。因此在尝试发展衍生品、扩大知名度的同时,还要保证传统鲁锦文化技艺和内核的传承。

赵芳云奶奶掌握了传统鲁锦的全部工艺,她对织布机技术以及工作原理有着独特的理解,从赵芳云奶奶这里我们学到了最原汁原味的鲁锦技艺,也体会了当地最传统的鲁锦风情。

为扩大鲁锦的宣传力度 ,并且在不破坏原先传统特色的前提下,我们团队设想将鲁锦与其他齐鲁文化相结合,尝试以此碰撞生成全新具有齐鲁文化特色的鲁锦产品。因此,我们团队对即墨花边以及齐绣进行了简要的调查,并对两位传承人进行了采访和学习。




5.即墨花边博物馆

即墨花边是一种单线织绣技艺,其基础技艺源于‌鲁绣,流传着“小扣锁”(又称捏绣)和“绣花”两种民间手绣技艺。随后,即墨花边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创新,逐渐发展形成品种繁多、用途广泛的“‌即墨镶边”。




6.青岛市博物馆

团队前往青岛市博物馆学习齐绣。齐绣是胶东地区的一种独特的刺绣,属于鲁绣的分支。传统的齐绣图案充斥着浓郁的地域特色,被用于香包、服饰、团扇等物品的装饰。我们在这里向刘玲玲老师学习了荷包的制作,并学习了齐绣的相关绣法,希望在后期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将其应用到鲁锦,创作出全新的鲁锦产品。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非遗薪火,代代相传”中华文化传承团在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罗家湾居民委员会,社区进行了鲁锦宣传活动。

实践团首先对居民委员会的工作人员进行对鲁锦的了解,历史,作用,以及我们对鲁锦进行创新性想法的宣传。并对我们此次社会实践的目的进行详细的讲解,并通过社区委员会对鲁锦这一文化进行宣传,让更多人了解中国的民间艺术。

在宣传活动上,我们结合整个实践活动的经历,实践团对每个人介绍了非遗工艺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目的是为了加深人们对鲁锦文化的认知,激发他们传播鲁锦文化的兴趣,为传承非遗鲁锦文化做出自己的贡献。

五位杰出的鲁锦传承人在鲁锦事业上付出了无数的心血,与她们的交流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鲁锦历史的大门,让我们得以聆听鲁锦文化传承背后的故事,感受岁月沉淀下的智慧与情感。她们用亲身经历诠释着对鲁锦的热爱与坚守,为我们生动展现了鲁锦文化的源远流长和独特魅力。这是一次与传统工艺的亲密接触,更是一次对文化传承的深刻思考。我们呼吁更多的人关注鲁锦,投入到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中来。让我们共同努力,使鲁锦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在时代的浪潮中屹立不倒,成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有力支撑!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一直在路上!


学校地址

长清校区: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大学路1255号

千佛山校区: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千佛山东路23号

联系方式

电话:0531-89626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