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领导莅临工业设计学院调研指导工作

2022-03-16

3月15日,学校潘鲁生院长、张艳霞副院长、董占军副院长,人事处、科研处、教务处、学院院办等职能部门负责同志,来工业设计学院调研指导工作。工业设计学院班子成员、全院教职工参加此次调研活动。张焱代表工业设计学院进行主汇报,班子其他成员、教研室主任、教师代表等根据自身的工作特点,分别进行简要发言。

张焱首先介绍了学院发展基本情况、既有建设基础、目前面临的工作短板,并着眼于工业设计学院今后发展规划,分别从:切实落实一岗双责,强化“思政+设计”双融共育机制;进一步坚持前期教学改革成功经验,夯实既有建设基础;切实量化“专业教师贡献度综合评价标准”,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完善学生“学业综合评价办法”,强化学风建设;充分发挥教研室主任(骨干教师)积极性,打造一流教学(科研)团队;建好“虚拟教研室”,发挥一流专业全国引领效应;完善学院“教学督导与听课制度”,切实提高教学成果产出;对标“一流专业”审核评估建设标准,优化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强化与行业协会(企业)联系,形成产教融合、社会服务新局面;建设“工业设计学院校友群”,形成学院对毕业生培养质量追踪制度;建好学院公众号,加大教学改革与社会服务成果的对外宣传等十一个方面进行汇报。

此后,产品教研室主任王艳从“教研室主任工作职责”角度进行工作汇报;产品教研室副主任曹培峰从“产教融合项目教学”角度进行工作汇报;教师代表王君秋从“设计基础课程深入体现中华传统造型(造物)体系”角度进行工作汇报。

潘鲁生院长在点评中认为:工业设计学院前一阶段所取得的成绩,离不开上一届班子的凝聚力、向心力。学院的工作汇报全面客观,充分总结了发展现状与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有思考、有思路、有措施,建议教务处将工业设计学院好经验、思路、举措全校推广。

潘鲁生指出:要充分发挥我校“产品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虚拟教研室”的引领辐射作用,以国家级虚拟教研室试点建设为契机,形成跨地区、跨高校、跨专业,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研模式。组建由全国教指委专家、一线教师、企业(行业)协会、线上平台与出版社等四方参与的教研团队;形成涵盖全国100所高校,以“产品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核心的教研生态链。力争三年内完成专家库、专业教师库、产教融合项目库、教学资源库、教学成果与转产对接平台“四库一平台”的建设工作。并以此为基础,带动我院“工业设计”“艺术与科技”专业的建设发展,切实将三个专业打造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优势专业。

潘鲁生指出:要认真贯彻我校“思政+设计”双融共育机制;进一步夯实以教学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方针;立足产品、工业、艺术与科技专业特色,深入思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实现途径,在专业基础课程中体现中华传统造型(造物)体系;要充分发挥好我校“六艺学者”的作用;要开设好“设计美学”“设计管理”等课程;让学生感知中华造物之美,体会传统生活方式,汲取传统造物智慧,树立文化自信;要通过设计实践推动传统生活方式的现代化。

潘鲁生指出:在产教融合方面,工业设计学院要站位更高、视野更宽;要进一步确立与国内大企业、国际大机构之间的合作关系;要深入分析山东省作为农业大省、制造业大省、海洋大省的经济发展特点;要在新型农具、新能源交通工具、船舶设计等领域下功夫,有成效。要结专业特点,以工业设计思维解决好手工制造、工业制造、智能制造三者的关系;切实在产教融合、转产对接中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服务民生、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践行学校“为人民而设计”理念。

董占军副院长认为:工业设计学院下一步应加强科研规划与顶层设计,着力改变教改(科研)项目申报仍处于“单兵作战”“应激反应”的状态;增加科研项目申报数、立项数;推动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

张焱再次代表工业设计学院,感谢学校领导一直以来对工业的支持关爱;感谢学校领导在我院工作交替之时,为学院今后发展指明方向。并代表新班子向学校表态: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保持工业设计学院稳定团结局面;坚决贯彻落实好学校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坚决完成好学院三个国家“一流专业”建设任务;坚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培育好“新时代”设计新人。

上一条:工业设计学院召开全院教职工大会

下一条:社会服务办公室、艺术与设计实践教学中心来工业设计学院调研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近期热点

学校地址

长清校区: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大学路1255号

千佛山校区: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千佛山东路23号

联系方式

电话:0531-89626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