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设计生态问题——在国际设计艺术院校联盟会议校长论坛上的讲话
2008-07-09
关于设计生态问题
——在国际设计艺术院校联盟会议校长论坛上的讲话
导语:
本次“国际设计艺术院校联盟(济南)会议”专门开设了大学院校长论坛,以“设计生态与设计教育”为主题,旨在对当前设计教育的相关问题展开研讨,以促进我们的设计教育协调、有序、合理地向前推进,相信大家会从不同的角度发表不同的见解,彼此能够获取新的启发和认识。下面我谈三点认识。
一、设计遵循“自然生态”
自然是一切生物存在的共同体和生存基础,保护自然生态,尊重自然生态规律是人类生存的保证,也是设计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设计在推动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改变着人类的环境。近代工业化社会以来,过度消耗自然资源的生产方式和过度消费的生产方式?已经使人类付出了沉重代价。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绿色设计”、“生态设计”、“为环境设计”(Design for Environment,简称DfE)、“生态效益”(Eco-efficiency)、“清洁生产”、“非物质设计”等一系列概念和设计理念的传播,其根本追求都在于设计与自然生态的协调。
设计的过度商业化,使我们的生产和消费制造了更多的废品和垃圾,地球的超量负荷,危及自然也就是危及到人类自身。地球上的资源和能源是有限的,生态系统吸收废弃物的能力是有限的,设计要警惕成为鼓励人们无节制消费的重要媒介。
创造并选择一种与地球的承载能力相适应的绿色生活方式,建立一种亲和自然的新型的设计规范,从而避免或减缓生态急剧恶化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性后果,是眼下生态设计的重要目标。
因而,设计应该尊重自然生态,顺应自然规律。要从人类造物的第一个环节——设计开始,来缓和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紧张关系,将对环境的破坏降到最低。 设计的每一个阶段都必须考虑对环境的影响,都不能以牺牲自然为代价。
二、设计遵循“人文生态”
人不仅是自然的人,同时还是社会的人,设计为人服务就必须重视人类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历史进程、道德习俗、地域文化等人文生态。
在人类物质生活极大丰富和自然资源日益匮乏的今天,设计在顺应自然规律、满足人类物质需要的同时,还要协调设计与社会环境、道德伦理、情感心灵、人与用物之间的各种关系,还要满足精神层面的需求。
工业化时代和信息化时代,在人的设计谋划之下,在科技的协助之下,人类似乎没有什么不能实现,设计者成了造物主!而同时,由这些造物所引发的生活方式、人性本质、道德伦理、心灵情感、审美情趣、理想追求等,对社会形态的人造成了无力控制的颠覆,凡此种种,不能说设计无需承担责任。
设计的目的在于解决人的合理需求和生存,优秀的设计在于能够在和谐的前提下,更好地满足人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设计并非为了追求高附加值,并非为了使人变得奢华、享受,设计也并非只为少数人服务,特别是在中国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设计更应该关注民生,服务大众,设计更应该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更应该遵循道德伦理规范。
无节制、非理性的设计,缺乏社会责任和道德伦理的设计,忽视人类心性灵明的设计是失却掌控、异化于人的物的存在。因而,设计不能忽视人文关怀、道德基础、心灵关照。
设计从对人的人文关怀、伦理关照还要转向生态环境中的人类伦理道德与自然的关系,以道德伦理来规范、约束人与自然生态、人与自然存在物之间的关系和各种行为活动。自然界的一切生命与非生命都与人类一样,不仅是平等的,而且共同享有道德伦理关怀。
在尊重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设计立足民生需要,以人类整体的可持续发展为价值尺度,运用心灵的构思,服务和创意当代生活,提升人类生活质量,而不是人类的自我放逐,才能通往人类的诗意生存和精神自由,这就是设计艺术的归宿。
三、设计遵循“教育生态”
遵循教育的生态分布,设计教育必须逐步形成分层次办学、依社会需求办学、分专业门类办学的多元格局。
教育的多元确定了教育模式的多元,社会的需求决定了培养目标的不同。设计教育的大方向是相同的,而对于不同层次、地域、历史、类型,以及学科设置、专业方向的设计院校,培养模式、培养目标就不必类同,人才的培养成为同一种模式,社会无力接纳,无疑是人才的浪费、教育资源的浪费。依据不同层次和规模办学,根据社会的广泛需求培养人才,依据学科专业所长开展教学,这就是遵循教育的生态。
现阶段,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也是高等设计教育的要求,然而,精英教育、小规模招生、高端设计人才的培养,仍然是少数设计院校的办学主体,他们的办学历史、精英人才的套萃、教育资源的优势不必顺应潮流屈高就低。个性化教育、创意能力的培养尤其是要倡导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设计教学的重心。
在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下,加强理论学习与修养,拓展知识领域,强调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导,服务于文化创意产业和地方经济、文化建设,应是目前国内大多数地方设计院校的培养模式和目标要求,也是遵循设计规律、正确面对社会发展现状的现实选择。偏重艺术、忽略应用,与社会对地方设计院校培养人才的要求是不相适应的。
同时,以技能教育为主,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以熟练设计技师为培养目标的高职高专人才是满足企业、工厂最大需求的培养模式。设计艺术在涵盖了传统的工艺美术之后,我们的工艺技能训练也被忽视了,重提工艺美术,培养设计技师是我们设计教育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高专学校的人才培养如果模仿照搬本科教育、精英教育将失去自己的特色,设计教育体系也将不会完整。
教育的生态应该使我们遵照设计规律、认清发展目标、找准自身特色、应对社会需求,有层次、有目标、有个性地全面协调发展,否则,统一的教育模式不仅会失去自我,对设计教育事业的发展不利、对社会的发展也将不利。
结语:
设计关系到人类的物质生活方式、精神生活方式,同时也是一种文化模式,因而,设计教育必须尊重自然规律、尊重人文生态、尊重教育生态,树立全面、和谐的设计教育观,建立人与自然、人与物、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才能实现设计的可持续发展。
上一条:社会媒体广泛报道国际设计艺术院校联盟(济南)会议
下一条: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国际设计艺术院校联盟(CUMULUS)舞台上的中国之星